人工智慧的終極目標——通用人工智慧(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AGI)長期以來被視為達到人類水平甚至超越人類智慧的技術和哲學里程碑。然而最近,OpenAI 和微軟採取了不同的方法,並做出了獨特的基於AGI的定義關於收入能力:當人工智慧系統至少可以產生1000億美元在利潤上,可以考慮實現AGI。
據媒體報道,OpenAI去年與微軟簽署協議r表示,當OpenAI的AI系統達到1,000億美元利潤門檻時,微軟將失去使用其技術的權利。該協議引發了關於AGI定義的廣泛討論,傳統上AGI被認為是一個智能等於或優於人類的系統,而不是一個以財務績效為中心的衡量標準。這些條款增加了 OpenAI 和 Microsoft 之間的合作關係的複雜性。據推測,OpenAI可能會提前宣布AGI,以縮短微軟獲得該技術的時間。然而,OpenAI距離實現1000億美元利潤的目標還很遙遠。
實際上,OpenAI預計今年將面臨巨額虧損並告知投資者,其獲利可能要等到2029年。在技術層面上,同時 OpenAI 的 o3 推理模型在一些測試中已達到接近人類推理能力的標準,但高昂的計算成本限制了其商業潛力。這使得 AGI 的財務定義更難以實現。據悉,OpenAI與微軟近期也就相關條款進行了談判,甚至有傳言稱雙方可能會修改協議,取消與AGI收入掛鉤的條件,目的是為OpenAI吸引更多投資。
雖然OpenAI的技術突破被視為邁向AGI的重要一步,但目前還沒有統一的標準來衡量AGI何時實現。無論是哲學角度的人類等價智能,或是商業角度的百億美元利潤,都體現了這個理念的技術與利潤的拉鋸。技術發展不僅需要突破性創新,更需要市場化、商業化能力。